悲剧小说《大国银匠》以福松涛尹德芳为中心,揭示了人性的黑暗面和社会的残酷现实。作者不会下蛊的土司通过犀利的笔触深刻地刻画了主角的内心纠结与挣扎,将读者带入一个情感充沛的世界。这本书给人以思考和反思,震撼人心。虽然是体制内的编制工作,教书一年,拿的是固定工资。公元2001年前后,教师工资并……
第15章
尹德芳的媳妇蓝彩霞,他一听大家都支持自己的丈夫创业,她本来就是一个通情达理的女人,知夫莫若妻。此时,她望了一眼夹菜的公爹,也站出来支持自己丈夫尹德芳创业,她缓缓地说道:
“爸,您就答应他吧,人生有几个几十年等待呢,免得他每天夜晚都辗转反侧,唉声叹气。想当一个银匠,像着魔了一样。我呢,起初是反对的。一个男人,难得有一个正当的兴趣爱好,赚不赚钱真的没有多大的关系,只要他喜欢。我的工资目前可以保证家庭开支。我有一口饭吃,他也有一口饭吃。”
连尹德芳的媳妇都支持自己儿子创业,尹老爷子更加沉默了。他既不表示反对,也不表示赞成。但是,自从看到韩国工艺银壶后,尹老爷子内心有些动摇。
“我跟你说,一块银锭的成本很高,现在市场价差不多13、4块一克。出来创业,真的不一定成功,你也老大不小了。再说了,你都28岁了,我这些手艺你当真能学会吗?”
看到老爷子这么一说,尹德芳立马表示,自己绝对保证全力以赴。
“绝对能,我保证全力以赴,打造出一把一片造的工艺银壶,工艺绝对不会输给韩国那把工艺银壶。”
一个成年男子,当着诸多亲戚朋友的面,他态度诚恳而又坚决地向自己老爷子发誓。
“尹老爹,您就支持吧,他想创业,肯定有他的打算。我想,他会成功的。”
“德芳非常聪明,他做事准能成,您跟着吃香喝辣的日子少不了。”
“是啊,德芳做事,我觉得靠谱,现在的铁饭碗不端也罢,就那点死工资。”
“爹,您就支持二哥吧,我相信他能做出一把漂亮的工艺银壶。”弟弟尹德尚也站出来支持哥哥。
“爹,三弟支持二弟,我也是支持他的。以后,您再也不用担心您的五金技艺没人传承了。”大哥尹德才也表态了。
此时,尹德芳的亲戚朋友们,一个二个都站出来声援尹德芳,表示对他创业的支持。
看到这么多人支持尹德芳创业,尹老爷子也不再说什么。他也只好表示默认尹德芳辞去公职了。
说实在话,大儿子不愿意继承自己的五金技艺,小儿子也不愿意继承,也只能寄希望于这个端铁饭碗,聪明能干的二儿子了。
尹德芳看到老爷子不再反对,他高兴得差点跳起来。立即对尹老爷子道:“爹,您看,既然大家支持我,我这周就去办理辞职手续。”
辞职看上去非常简单,一份辞职书,领导直接批了,所有手续办齐全,然后从单位回家,从此变成路人甲路人乙。
尹德芳站在运管所老站长的办公室,他有些手足无措,毕竟自己的领导对自己也挺好。
运管所领导麻站长一看尹德芳的辞职信,他头皮发麻。这个大块头可以说是运管所的一块金子招牌,他是行家里手,上级检查,都是靠他独当一面。
可以这么说,尹德芳是单位的骨干,是自己的得力干将,绝对不同意他辞职。
“德芳,你那根神经出问题了,为何要辞职,你对我有意见吗?单位对你哪点不好?”运管所领导麻站长也是有些恼火,也非常生气。
辞职,对单位来说,是一件非常严肃又麻烦事情。要经过大概八、九家单位一一审批。
辞去一份公职,首先是自己单位领导签字同意,然后就是单位分管职称的领导拿着辞职信,去本单位的主管单位盖章。盖完两个公章后,去编办,去劳动局人事科,去纪委,去公安,去检察院,去法院审核。
各单位审核没有问题之后,才能最终辞职成功。
辞职,必须没有犯罪记录,没有任何经济纠纷。而且,每一个公章必须得到主管辞职的领导亲自审核,签名后,才算办理完辞职手续。
如果各个单位分管辞职的领导出差,你得等领导回来签字。各个审批办理单位不是在同一幢楼办公,这个还需要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去办理辞职手续。
所以,办理一个公职人员辞职,少则一个星期,多则两三个月。
尹德芳一言不发,愣在老麻站长的办公室,他必须得到麻站长的签字才能真正意义上辞职成功。
“我给你一个星期时间作为冷静期,本周你可以提前休假一周,你要好好考虑,不要这么鲁莽,年轻人,真的不要冲动,想回来,到时候不是我说了算!”
老麻站长说完,把尹德芳的辞职信扔还给他,然后老麻站长生气地“哐当”一声,摔门而出,径直离开站长办公室。
老麻站长不同意,也在尹德芳的预料之中。
他不得不从麻站长办公桌上拿起辞职信,心想,真的是自己太冲动了吗?
一个星期的冷静期,这够新鲜啊。
看来麻站长给足了尹德芳的面子,这说明,麻站长还是爱才的领导,难得的好领导。
如果尹德芳坚持要辞职,看来是他自己少不更事了。也不能说他年少,毕竟他是28岁的大男人了。
尹德芳拿着辞职信,心头多少有些乱。家里老父亲不太同意,自己领导不同意,难道自己真的做错了什么吗?
站长既然给自己一个星期的冷静期,自己就利用这个冷静期,试着去打造一把属于自己的银壶。
尹德芳是一个有想法就立马付诸行动的人。他回到单位宿舍,思考再三,决定拿出自己的积蓄,骑上二手摩托车,直奔石柱镇金银一条街,购买一块银锭。
问了店家银价,好家伙,银价七八元一克,真的是贵重金属啊。一块银锭需要7000多。
他一咬牙,一狠心,一跺脚,决定买下一块银锭回家做银壶。即使银壶卖不了,但也不会亏本,银子毕竟还在那里。
在九十年代,对于普通工薪阶层的尹德芳来说,他的工资并不高,7000多元的银锭,这块银锭花了他差不多一年的工资。
尹德芳小心翼翼地用布包把银锭包扎好后,放进自己的帆布袋子,仔细地检查了一下帆布袋子是否有破洞,是否牢固,又检查了一下帆布袋子的口是否封紧,系紧封口之后,又用绳子扎紧,再拉了几下带子。认定一切都安全牢固后,把帆布袋子背在背上,才骑上摩托车返回老家。
尹德芳背着银锭,在刺骨的寒风中,一溜烟骑回方岩山脚下的老爷子的五金工坊。
尹老爷子一大早就开敲打他的五金器具,一听到摩托车响,他有些喜出望外,这么一大早,难道今天有一单生意来了?
小说《大国银匠》 第15章 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