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全本阅读

打开
A+ A-
A+ A-

第1章

我叫高峰,做了二十多年的便衣。

曾见识到太多的...黑暗。

临近退休,那天收拾过去的东西,无意间看到一摞塑料封皮日记本。

我的,日记本。

像我这个岁数的人,年轻时大都喜欢记日记。

记录工作生活学习中的点点滴滴。

随意拿起一本打开,泛黄的纸张、淡淡的霉潮气息,熟悉又陌生,亲切又惶恐。

目光落在其中的一页,瞬间进入过去的岁月......

1998年除夕,在莱河发现一具男尸。

不是淹死的。

他的某个器官被人割掉了。

排除被水里鱼类等动物咬掉的可能。

因为裤子穿的好好的,拉链完整,没有破损。

......

再往下翻,依旧是类似的文字,记录破案的过程。艰辛与喜悦,兴奋与苦涩交织着。

记录着从青葱岁月,到华发初上。

苦笑一下,合上日记,陷入回忆。

警校毕业刚入职时,我被分派到大王沟派出所。

一听大王沟这名字,便知道是一个穷乡僻壤的山区小派出所。

离县城足足有50公里,坐中巴车得三个多小时。中间走走停停,每一站都要等十几分钟才再启动。

印象中,报道后一个月内,辖区就没有发生过一起警情。

那是1993年左右,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1998年除夕,器官被割的男尸警情,是我上班五年后发生的,当时情况已经发生巨大改变。后面会讲述...)

所长、副所长天天骑着偏三轮摩托车去各村巡逻,中午便在各村村长家蹭吃磳喝。

留下我和两名老联防队员老丁、老吕在所内值班。

中午大锅炖白菜,晚上大锅炖萝卜,循环炖。

吃得打个嗝儿都是萝卜的怪味儿。

老丁、老吕的家都在大王沟附近,还能隔天骑自行车回一趟家。

苦逼的我只能一周进一次城,找同学唐城和林宇玩。

顺便开一次荤,甩开膀子吃一顿好的,算是过年。

所长丢给我一摞书,告诉我要好好学习。

满心欢喜的接过来一看,全是什么治安学、刑侦学、轻重伤鉴定标准...

上学时就学饱了。

多看一眼就想吐。

好在最下面还有一本刑侦破案小说,嘿嘿,得,先看它。

又一个周末,我们三个好同学又聚在一起吃晚饭,还喝了一点小酒。

喝酒时,林宇说,他姑姑给他介绍了一位在县**上班的姑娘。两人已经见了面,彼此都有好感。

“哇...你要结婚了?”我和唐城不无羡慕的问。

“结婚还早呢...得先定亲,谈一段时间后再说。”

林宇一甩他的长头发,有点傲娇的笑着回答。

唐城说,刑侦大队派他到沈京学习进修,要去大半年。

“沈京?...啊,这是要提拔重用你的意思?...”我和林宇惊叫连连。

“也没有了...我们刑侦大队科班出身的少,大多数是转业军人。领导说,让别人去也学不来东西,只能派我一个人去了。”

唐城特意突出了“一个人”,这三个字。

我和林宇又发出一阵惊羡感慨,特地向他举杯表示一番庆贺。

“你呢,高峰,最近怎么样?”

他们两人转头,一起看向我。

过去,我们三个经常互通近况,这样的问话也不是第一次。

那时候,我的目标是先立业后成家。

做出一番事业后,再娶妻生子...通过扎实的破案子,破大案,立大功,再晋升...

到那时,升个一官半职的,风风光光的将爱人娶进门,该是件多美的事。

但这样的话,不好跟朋友说出口。

“我?老样子...我们派出所在山沟里,鸟都不拉屎,兔子也没一只...”

随着我一句失落的吐槽,他们二人便没了话。

“喝酒,喝酒...”林宇迅速转移话题。

“对,喝酒不谈工作。”唐城随即附和。

两个好朋友都有喜事发生,唯独自己...

刚毕业时,大家都还以为,我会是发展最好的那一个。

包括学校的老师、同学们,也都这么认为。

一言难尽。

饭后,我们三个就近一起到林宇的交警大队玩。

他们两个下象棋,我说酒喝的有点急,头晕,要躺沙发上休息一会儿。

办公桌上堆积着各类材料、相机、卷宗和零食。

躺在那里,我随手拿起办公桌上一份卷宗翻看两眼。

这是一起交通事故卷宗。

死者刘永,45岁,江城机械厂工人。

相片中,死者穿着黑色工作服,侧卧在水泥地上,脑后有一摊红黑色的血迹。

肇事车撞人后逃逸。

现场遗留车辆保险杠、车灯碎片,还有一行清晰的刹车印迹。

一辆破旧的男式金鹿牌自行车,歪倒在刹车印痕迹不远处。

法医在尸检报告中写道,当事人死因:系被撞后颅脑损伤致死。

合上宗卷,放回原处,我闭上眼,刚要休息。

蓦地,一个念头忽地从脑海中一闪而过。

情况不对!

我这人有一个很大的优点,记忆力和直觉超强。

直觉也就是第六感。

我能凭借脑海中超强的第六感,迅速发现案件的重要细节和线索,模拟案**形再现。

这,得益于上学时的刻苦训练。

别人看电影、逛街、踢球,我在揣摩众多的犯罪嫌疑人头像,用铅笔临摹描画出了近三千幅人脸头像。

一有时间,我就泡在图书馆翻阅资料,特别喜欢研究中外的典型刑事案例。

记的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包括日记等,满满当当,足足有三十余本。

还曾用“迷宫”训练法,特意锻炼过自己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及推理能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汗水,不会辜负每一个扎实付出的人。

在警校,成绩连续三年保持级部第一名,并非浪得虚名。

靠得是硬实力,哈哈...好汉不提当年勇。

觉出异样后,我坐直身子,重新拿起案卷。

唐城和林宇还在下象棋。楚河汉界,你来我往,厮杀正酣。

认真阅完卷宗,闭着眼,模拟了一番事故现场...脑海里已经有了大体轮廓。

走到茶几跟前,林宇正在将唐城的军。

“将...”

林宇手中的过河卒子,异常凶猛,直逼唐城的主帅。

“我闪...”

“再将...”

“再闪!有完没完?不能总走一步的哈...”

唐城笑着**,扭头看到我后,道:“高峰,这人赖皮,只走这一步...”

“不走这步,我就会完蛋!哈哈,再将...”林宇得意洋洋,按着一步棋来回重复。

“和了和了...”我哈哈一笑,劝他们和棋。

“你来,我是不和这个赖皮玩了!”

唐城笑着推倒棋子,认和,让我跟林宇下。

我没有坐在林宇对面,而是坐到他跟前,将卷宗递过去,问:

“这个...你办的?”

“不是,是科长让我装订的...没找到嫌疑车,只能先档起来了。”

林宇看我一眼,打了一个哈欠,随口问:“怎么了,感觉哥,有问题吗?”

唐城凑过来,一边给我们发烟,一边好奇的翻开卷宗看。

因为拥有大量的训练作基础,我对破案的切入点,向来又稳又准。

远超同龄人一大截。

每当我提出一个新想法或思路时,他们会问我为什么这样想?

我的回答总是两个字:感觉。

时间长了,同学们笑称我有超级感知能力。还给我起了一绰号:“感觉哥”。

我想了想,说:“我发现了两处疑点...”

小说《从警二十年,便衣回忆录》 第1章 试读结束。

  1. 第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