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战役打响之前,江浙沪一带的富商变卖产业,拖家带口到香江跑路,其中不乏萧光华在上海的挚友。
百万雄师跨越长江天堑,上海宣告解放,一路势如破竹向南挺进,越来越多的人涌至香江,以求避难之所。
来香江的人,贫富悬殊。
穷人抵达香江后,经济拮据,无力承担房租,在街头露宿,或蜗居在山边简陋木屋内。
僧多粥少,有幸觅得一份工作,薪酬也是微薄。
富人们初到香江,多暂居酒店。
时日渐长,决心定居香江,购置房产成为当务之急,更有不少人涉足地产投资,用作出租盈利。
一时间香江的房价与地价节节攀升。
原本,萧秉钧意图拿地皮作为抵押,向花旗银行申请贷款,筹集资金兴建楼房。
萧光华得知此事后,面露不悦,对萧秉钧提出了批评,告诫他经商不能冒进,需沉稳行事。
萧光华虽在言语上对萧秉钧有所责备,心底实则对儿子赞赏。
他慷慨解囊,拿出 55 万港元借给萧秉钧,并明确表示,即便父子至亲,账目分明,借款利息按照银行标准计算。
…
…
香江房地产买卖模式与后世大相径庭。
在五十年代之前,香江的楼宇交易是以整栋为单位进行。
资金实力囊中羞涩,根本无法染指。
即便有幸购得整栋楼宇,欲转手出售,那是难如登天。
九龙一带的物业备受青睐,买家多为从旧金山归乡的华侨,购置房产,目的旨在收取租金。
本地的大型地产商,无一例外是以兴建楼宇用于出租为主业,将房屋出租后,通常**后收回成本。
规模较小的地产商,小本经营,一般建造两层至四层的房屋出售。
这种传统的经营模式,**缓慢,无法缓解香江住房紧张的局面。
传统地产经营模式之所以长期盛行,根源在于楼房的产权与责任界定难题,长期悬而未决。
当时的香江**仅认可土地所有者为单一业主,仅向其征收地价与地税,对于楼宇的分层建设与出售一概不予理会。
要将楼宇分层出售,在当时的法律框架下,很多问题难以妥善解决。
实则不止香江,世界各地的楼宇买卖遵循以整幢为单位的惯例。
陈旧的行规沿袭多年,老百姓习以为常,未察觉弊端。
香江人没房子,很大程度是被旧规矩束缚。
这种经营方式的局限,变革大势所趋。
萧秉钧采取的切蛋糕策略,分层的地契体现在土地契约上,四层楼的人占据四分之一的契约,五层楼的人则占据五分之一的契约。
当时,这种分契约的方法在香江未有过,萧秉钧需要法律人士解决。
找了几家律师行,问了不少大状,态度模棱两可,摇头质疑。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高露云律师行找到一位姓刘的大律师。
对方认为法无禁止即可为,与现行的法律不抵触,最好上报地政署,再经过手续即可。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分层销售的法律问题给解决了。
萧秉钧和高露云律师行分一杯羹,用公司项目试验,为君华提供法律保驾护航。
许诺事成之后,以后合作的机会更多。
刘律师是聪明人,自己在业界率先解决分层出售的法律难题后,对律师行的知名度有很大提高,财源广进。
君华置业委托建筑公司建的多是新楼,以唐楼骑楼特色。
一个工程到竣工之前,少说一年半载。
...
...
八月底,萧秉钧从港大毕业两个月了。
傍晚,萧秉钧带着几份售楼说明书进了家门。
进入客厅,瞧见父亲正坐在沙发上,萧秉钧挂着浅笑,道:“老爸,这是刚弄好的售楼说明书,您瞅瞅。”
萧光华搁下手中的书,接过那售楼说明书,瞧着封面所印之字,念道:“香江九龙、油麻地、公众、四方街新楼分层销售说明书”。
这份售楼说明书详细介绍了楼房情况,附上平面设计图,一层的住宅在 1200 平方尺左右,空间三室两厅,一个厨房、2个浴室、一个佣人房......
印刷和装订略显粗糙,但它就是几十年后看楼书的雏形。
萧秉钧顺手拿起父亲置于沙发上的书籍,目光一扫,不禁笑出了声。
他着实未料到父亲竟会看《蜀山仙侠传》。
“笑啥呢?” 萧光华朝儿子投去一记嗔怪的目光。
“没料到您会看这类书。”
“《蜀山仙侠传》难道还有特定的读者限制不成?”
“自然没有!” 萧秉钧笑着回应,“爸,我写一本更精彩的小说给您瞧,怎样?”
“别瞎闹。” 萧光华神色一正,说道,“你也老大不小了,是时候给你娶房媳妇,让她好好管束你。”
“爸,就凭您儿子我的条件,还愁日后找不到好媳妇?您就别劳神了。”
“你可有中意的姑娘?”
“暂时还没有,这事儿急不得,我相信缘分一到,您未来的儿媳自会现身。呵呵,先不说这个了,您还是先看售楼说明书吧。”
“嗯。” 萧光华应了一声,又低头专注手中的售楼说明书,瞧了片刻,点头称赞道,“不错,很不错!清晰明了,看了这说明,心里有底。”
“老爸,如果换作旁人这般售卖房屋,您看了这售楼说明书,会考虑入手吗?”
“不会。”
“为什么?” 萧秉钧追问。
“我会直接买下整栋楼,那样成本更低。”
“哈哈,老爸,再过些年,我要在香江建起一座最为高大宏伟的大楼,并以您的名字命名。”
“盼着那一日能早日来临。” 萧光华嘴角微微上扬,片刻后笑容隐去,叹了口气,“今早,我收到你大哥的电报,第二天,你的大嫂和两个侄子会来香江。”
“好事啊,来了应该不会走吧?”
萧光华沉道:“应该不会了。”
三个月前,萧光华去了岭南省的省城,见了大哥萧秉靖,二人聊了对时局的看法,建议儿子早点打算。
大哥也知GM党腐败无能,败局已定,但冒然跑路,容易军法处置,丢掉性命,无奈先安排夫人和孩子先去香江。
萧秉钧这边,忙得不可开交。
君华置业的首批二十栋楼宇拔地而起,开始销售工作。
大嫂与侄子抵港,萧秉钧顾不上。
公司推行分层销售策略,**的售楼说明书广受欢迎,咨询的市民络绎不绝,大多是家境殷实之人。
这些楼宇五层构造,每平方英尺二十元,算下来每层楼价2.4万港元。
香江打工人平均月入不足二百元,一次性拿出两万多的人屈指可数。
相较而言,购置一层楼的市民群体更为庞大,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君华置业首批楼宇客源。
意外的是,不到十天,二十栋楼宇被抢购一空,君华置业斩获七十余余万港元的巨额利润。
当天下午撤下刊登在报纸的售楼广告,安抚没有买到楼的顾客。
分层销售与售楼说明书,申请独家专利是不可能的。
有了先例,香江**不干预。
香江其他地产商闻风而动,效仿推广分层销售和售楼书。
君华置业盈利之后,萧秉钧不着急偿还父亲的五十五万港元借款,借款期限尚有一年,还款没必要。
他向汇丰银行申请的六十万港元贷款及利息,还款期限长达两年。
提前还款,银行也不会大幅利息减免,倒不如将这笔资金留存手中,拓展更多投资项目。
君华置业用钱的地方像是一个无底洞,萧秉钧将七十万多万利分配完毕。
七成用作购置土地,扩充公司的土地储备,两成支付给建筑工程公司作为承建费用。
实际上,首批楼宇销售之前,君华置业在四方街启动第二批楼宇的开发计划。
售完第一批楼宇,萧秉钧有了喘息机会,动了写小说的念头。
小说《香江大亨崛起:开局置地建楼》 第4章 试读结束。